平时甩手掌柜,却爱事后问责,难怪孩子
文 福林妈咪 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生活压力,将孩子交由家中老人照顾。 “隔代教育”的冲突也让爸爸妈妈们不知道如何是好,自己工作忙,孩子照顾不了,交由家中老人,又说老人惯坏了,可现实生活就这么压制着,矛盾不断升级。 过年带着福林去一宝妈家做客,他儿子5岁,特别调皮,由于家里暖气暖和,孩子在屋里跟福林玩得嗨了,觉得热,便开始脱毛衣,然后跟福林说:“走,我们家冰箱有雪糕,分你吃!”我还没说话,宝妈便训斥起她儿子来:“吃什么吃?还嫌自己感冒轻?大冬天的你敢吃试试!” 孩子委屈地说:“之前爷爷就让我吃了,爷爷都让我吃,你为什么不让?” 宝妈一听火就冒上来了:“难怪你感冒!”看我在,宝妈也不好再发作。我就劝孩子说:“你看你都感冒了,妈妈是为你好,你这会儿热就歇一歇,咱不吃雪糕啊,福林也不敢吃,是不是啊福林?”福林很配合的点了点头说:“冬天吃雪糕,小心拉肚子呀。”这件事才算过去。 朋友整天工作忙,加班都是常事儿,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她也跟我吐过很多“苦水”,说孩子越来越不听她的话,还没一吵他,就嚷嚷着找奶奶,我真的没辙了,越来越难管。 其实这种现象很多家庭都存在,但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还不是因为孩子的爸妈没时间吗? 作为孩子父母的,慢慢地变成了“甩手掌柜”,然而却还喜欢事后问责,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没怎么陪过自己,在一起,也总是指责自己身上的小毛病,长此以往,孩子能不叛逆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18年底发生的“湖南12岁小学生弑母案”,这件事引发了社会性的争议。 吴某康(弑母者)的外公陈某华是第一个到达案发地点的人,看到自己的女儿倒在血泊之中,身上至少中了二十多刀,头皮已经血肉模糊,两只手被砍断,都能看到手腕上的骨头,脖子上一道深深的伤口愣是让陈某华讲不出话来。陈某华跪在女儿儿身旁开始大哭起来。 这样的画面,单用文字表述出来,都感觉手法残忍,一个小学生竟能对母亲做出这种事情。 有人说这孩子变成白眼儿狼,跟老人溺爱脱不了关系,好好的孩子,被老人养残了。 “太溺爱,让孩子越来越叛逆,才会不服妈妈的管教。”“棍棒教育的后果……” 网友的评论当中充满了谴责、同情。谴责老人宠溺孩子,谴责妈妈的棍棒教育,同情这个家庭等等,网友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当我看了陈某华的一段陈述: 这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被宠坏了。女儿是这两年回老家生二儿子,才开始带吴某康,看到他身上有不好的习惯,就会去管教他。事发那天晚上,应该是吴某康抽烟,我女儿用皮带抽了他,所以他才会拿菜刀砍向他妈。我女儿确实有脾气,但是人很善良。 这段陈述中,知道了妈妈是为了要生二胎才回的老家,也就是说孩子几乎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回来之前,对孩子的管教也很少,更像是个“甩手掌柜”。如果换位思考,孩子原本在爷爷奶奶身边过得“逍遥自在”,很长时间没见面,一回来就打破以前自己的生活,心里自是不服的。 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自是没有每天带在身边的孩子那样多,即使挣再多的钱,关爱少了,亲情远了,对孩子来说对于自己的父母,并没有给自己多少安全感。原本已经叛逆的孩子,再遇上说熟又不熟的母亲的批评打骂,这样的“事后问责”,如何能接受? 再来说说“棍棒教育”,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一时很难改正,但为什么别人家孩子不打不骂就能教育好,有的打了孩子,孩子听话了,为什么这一家打了之后,孩子却将教育自己的母亲杀害了?爷爷奶奶的宠溺确实让孩子变得叛逆不服管,但妈妈平时不在身边,现在才管,未免有些太晚了,况且方式还有问题。 孩子内心也许有一句话:“平时你都不管我,现在这样打我?你一定不爱我了!”慢慢地变成了“我恨你”。 平时“甩手掌柜”,却爱事后问责,孩子愿意服管才怪。况且案件中的吴某康确实被爷爷奶奶宠溺过头了,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慢慢地去引导,而不是上来就是一顿揍。 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整天督促孩子学习、要有上进心,自己工作、娱乐打牌玩游戏,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etgmks/13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夜饭必吃的5道菜家常菜,营养又健康,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