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期间,舟车劳顿,环境多变,旅途偶有身体不适,自行调整非常必要。根据我以往经验,可携带几种小药,作为游学必备药包。

重要提示:本文所涉及营养品和药物及其用法,均来自游学经验,非医疗建议;实际情况变化多端,须辨证施治,如不谙熟相关药物用法,勿擅自施用;新冠预防策略,取自部分医疗研究者观点,不能证实其普遍有效性;文中亦不提供商品名称,请自行甄别或询问医生;游学药包为应急使用,用药一二剂未效,应请专业人员协助治疗,以免延误。

游学标准药包(四件包)

国内城市游学,购药方便,不用携带太多药物,常备以下四种即可。

1、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

2、藿香正气水;

3、清热祛湿颗粒;

4、参苓白术丸(颗粒)。

使用方法

1、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几片黄连,可治大疫。黄连素可以清肠热、促肠胃蠕动,有杀菌效果。应用于饮食不洁导致的腹泻、呕吐、食欲不振,西医用于肠炎。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也可以将黄连素应用于腹泻和大肠热导致的(或并发的)发热、咳嗽。

应用方法:遵说明书,根据病情和年龄用1-3片,游学中如遇不明原因腹泻、呕吐等肠胃问题均可先紧急服用1片(注意:吃海鲜、冷饮等导致内寒的情况不可用)。

禁忌:本药性寒,长期服用易导致纳呆便秘;饮食、伤寒导致脾胃虚寒慎用;蚕豆病患者禁用;小儿慎用,婴儿禁止内服。

2、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是非常有用的游学必备药,可应对多种问题。剂型丰富,有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有不含酒精的颗粒、胶囊、滴丸等。藿香正气水最好用,如果为了轻便,可以带丸剂,但也要至少带两瓶水剂,见效快且应用灵活。藿香正气应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湿寒证。症状为发热、腹泻、头疼、头晕,舌体淡白,舌苔白腻,严重的舌边有齿痕。包括寒湿导致的肠胃型感冒、小儿秋季腹泻。

另外还有一种加味藿香正气丸,更侧重于肠胃型感冒,治疗伤寒腹泻、呕吐为主,祛湿温补同时进行,但解表退热效果不如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治疗夏季病中暑、感冒时,仍须辨证为表实内寒湿(舌淡苔白腻)才可用。因日晒、高温脱水导致的中暑、发热(舌红苔黄、干、裂)不可用。

应用方法:按说明书用量,睡前口服,服后喝热米汤或热饮,微汗即可。6岁以下小儿发热,判断为藿香正气适应症,可以在睡前以棉花球吸满藿香正气水,敷肚脐,以医用胶带固定,两小时后摘去。对证一次退热,两小时不退热,再重复一次。

禁忌: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酒精过敏者慎用;禁止和头孢类药物同服;阴虚内热不可用。

3、清热祛湿颗粒:年寒假游学广东,恰逢疫情,去药店寻预防药时,偶然看到本品。其配方符合我当时对新冠的初步判断,清热祛湿,保持身体清爽,减少毒邪感染风险。但此药不可用于治疗新冠,仅限于预防。清热祛湿颗粒在常规游学过程中也非常有用。可以用于治疗暑、热导致的湿热问题,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劳上火等。症见舌苔黄腻、眼屎黄黏、牙龈红肿、红黄疱疹。

应用方法:发现自己症状适用本药后,服用一包。作为预防新冠时,可在接触人群前后服用。

禁忌:由于是寒凉药,要小心服用,病中即止,不可长期使用。女性生理期禁止服用;脾胃虚寒不可服用;身体虚寒不可服用;风寒感冒不可服用;糖尿病不可服用。

4、参苓白术丸:作为中性补脾胃药,健脾祛湿,主要用于愈后调理和脾胃健康调养。证见舌苔厚腻、食少便溏、呕吐泛恶、倦怠乏力。游学过程中,奔波劳累、饮食不节,容易疲倦无食欲。可以用参苓白术丸补气祛湿,减少劳累和不适;同时,参苓白术丸培土生金,补益肺气,可用于由于病后脾胃虚弱导致的迁延性咳嗽,包括新冠愈后。

应用方法:依说明书用量,每天早餐时间吃一包,两三天即可。愈后巩固,通常会用于确认退烧后第二天早服用,但须注意,如果大汗退热导致气阴两伤则不可用,应选用生脉饮。

禁忌:阴虚慎用,如需使用,应配合特殊治疗方案;长期调养须由专业人士运用。

5、小柴胡颗粒:本品为选备,用到时,伤寒应已较重。小柴胡颗粒用于和解胃胆,主治少阳伤寒证,一般是已病几日,传至胆经,或外邪(病毒、中毒)直中少阳。其特征为内热外寒(藿香正气针对内寒,病在肠胃)。小柴胡颗粒用于治疗疟疾、流感等病。也可用于女性伤寒,热入血室导致的断经、口苦烦闷等胆经症状。小柴胡证辨证为寒热往来(自觉忽冷忽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

应用方法:按说明书用量,通常可以下午一包,睡前一包。必要时可配合其它药同用,如感冒多日仍然高热,表实未解,里热又见,可配合桂枝汤同用,为柴桂汤。柴桂汤证有脾胃虚寒症状,也可与藿香正气交错使用,下午小柴胡,睡前藿香正气。重要的是,尽量保证前期治疗准确,以免发展至此。

禁忌:严格辨别内外寒热,不可混淆。普通初感风寒,不可用小柴胡,以免引寒深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西医开成药;平日阴虚血少者须请医生诊断配药;有肝损伤危险,禁止长期使用。

游学标准药包以祛湿药为主,如途中偶尔阴虚上火,多为熬夜、疲劳、缺水所致,不需用药,只要饮糖盐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生津食物即可。

游学防疫药包

1、常规预防类:Vd+锌,Vc+铁;

2、紧急预防类:清热祛湿颗粒、玉屏风散;

3、治疗类:藿香正气、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小柴胡颗粒;

4、重感冒治疗类:柴桂汤(治疗高烧汤药,非备用,须医生处理);

5、愈后巩固类:生脉饮、参苓白术丸;

6、特殊病或老人必备:复方丹参片、阿司匹林,其它常用自备药;

7、其它辅助用品:口罩、漱口水、清凉油。

疫情复杂性,防疫药包仅供参考,暂不讨论防治理论和具体使用方法。基本原则是提高抵抗力,特别是淋巴细胞的免疫力。补充微量元素,同时保持身体清爽。发现症状及时辨证用药调整,保护身体抵抗能力。

由于其中几种药(小柴胡颗粒和柴桂汤)适用于中到重症,使用时须准确辩证,如需自行使用,应了解药物特性,或求助医生。

应用病案

年,厦门游学,主题是中世纪欧洲。我们去土楼看泥木建筑,一边徒步,一边读着《神曲》感受中世纪旅途带来的灵感。没想到冥冥中,神又一次让我们体验了人类文明现场感,以便深刻理解中世纪除了信仰和浪漫,还有危险的饮食和肆虐的瘟疫。

腊月二十三,我们在土楼过小年。聚餐时痛饮当地米酒、吃了各种特色农家菜,之后又兴奋地在野地里燃花放炮,最后干脆爬上楼顶看烟花,一群孩子还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看星星。中世纪的狂欢和浪漫确实都学会了。

起初,一位同学当夜发烧,觉得是个别情况。第二天上午,其他人依然兴高采烈地在旅社打球、游戏。但下午到达下一站住宿后,几名同学开始相继发病,症状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舌苔白腻。当时没病的人,也在出去暴食一顿自助大餐后开始呕吐发热。

天气寒冷、旅途疲劳,加上饮食不节、食物不净引起脾胃虚弱。辨证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导致发热、腹泻、呕吐;西医角度判断为肠炎。

到药店购买黄连素、藿香正气水和参苓白术。先吃3片黄连素,间隔一个小时后,睡前再吃一瓶藿香正气水,多数人一觉醒后退热,稍有疲倦,吃参苓白术。这类寒湿导致的疾病对脾胃影响很大,愈后可用食疗大米粥。特别感谢游学营的后勤家长们,到哪都能想出办法做需要的食物。

当然,所有感冒愈后都非常重要,感冒容易好,却总在反复中加重。

其它辅助方法

1、天下第一药(不懂?非我群类,哈哈。)

2、大米汤:用于外感表实类治疗,用药后饮ml大米汤,助发汗解表,又防伤津。来不及做大米汤,可以用其它中性热汤替代;

3、维生素:文中所列情况,均可配合使用维生素c+铁辅助治疗;

4、愈后食疗标准粥:花生瘦肉粥温和易消化,可以补五脏虚劳。

用料:大米、花生、瘦肉、姜末、葱、香油、食盐、花生油、生粉、生抽。

做法:大米、花生同煮,煮烂后,趁热加腌好瘦肉(生粉、花生油、盐腌制),加姜、葱、香油、盐、生抽调味即可。吞咽不便者,可打碎服用。

游学途中生病,资源不足,可以依据辨证,因地制宜,借物为药。如姜可乐解表散寒,可治风寒外感,服后配合饮米汤,效同藿香正气或桂枝汤;姜柠茶,可解表实、清内热、增食欲,接近小柴胡颗粒;紫苏叶+薄荷叶,清内热、发汗解表,效果接近感冒清热颗粒。我也曾试过一碗白水加一包奥XX饼干发汗解表,治好发热。

想让学习更有趣?去游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etgmks/1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