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冬感冒咳嗽不用怕,这样做准没错儿
入冬后,很多孩子开始感冒、咳嗽、发烧,每天来看病的孩子排得满满的。其实在 家注意饮食、保暖,再掌握一些推拿手法就可以处理常见的「轻症」以避免孩子病情加重。今天的《秋冬小儿常见病家庭养护》,把一些小方法整理给大家,宝宝小病小痛在家就能护理。 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 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生病。 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 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 冬天应封藏气机。 脾胃强则百病消。 脾胃要温、保证背暖、肚暖、足暖, 不怕心头凉、心胸凉。 小儿秋冬咳嗽 小儿「肺常不足」,经脉未盛,脏腑娇嫩,故邪气易由表而入里,侵袭于肺,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出现咳嗽、肺炎等,而肺气又赖脾散发精微、充养。脾健则肺卫自固,反之则脾虚则肺气变弱,所以平时要增强肺功能、提高对外邪的抵抗能力,预防外感咳嗽,更要重视对脾胃的保健。 咳嗽禁忌: ·忌:寒凉食物 ·忌:肥甘厚腻食物 ·忌:鱼腥虾蟹 ·忌:甜酸食物 ·忌:食用橘子 ·忌:吃太咸 ·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 ·忌:食用补品 药膳保健: 外寒咳嗽,烤橘子 煤气灶中火,刚烤黑,放温吃肉。橘子最外层叫橘红,性味辛温,宣肺散热作用,烤时橘红有效成分可以蒸发到橘子肉上。 外寒里热阶段,盐蒸橙子 橙子的肉是凉性的,去火,而皮是辛温的,宣肺散热,止咳平喘。 洗净切开,橙肉放少许盐,蒸10-15分钟,去皮吃肉喝汁。 热咳,白萝卜水 热咳:咽喉肿痛,舌质红,咳痰黄色,或干咳无痰,口干口渴,口干异味,肺胃积热,燥热伤津。 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肝、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 洗净切4-5片(薄)放锅里,加水淹没萝卜,大火烧开,改小火煮5分钟即可。2岁以上可以吃萝卜,2岁以下喝水,一天三次,三天见效。 内伤咳嗽,山药粥 内伤咳嗽:长期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咳嗽,或一跑一跳就咳嗽。反复咳嗽的孩子,由于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较多,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舌苔几乎是白苔,此时应先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身体素质。 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山药加工成糊状,然后放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不停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空腹服用,做好的山药粥可分2-3次喂宝宝。 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最适合婴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有很好的疗效。需要注意山药不能煎煮时间太久,否则其中所含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治疗注意事项: 咳嗽的干预治疗要注意误区,外邪导致的咳嗽不可用治内伤咳嗽的方法治疗。 比如川贝蒸梨,清外邪作用小,治阴虚内热咳。如果儿童外感咳嗽误用川贝,往往会长期不愈,甚至咳嗽一个冬天,因为把寒邪闭在体内了,导致外邪出不去,导致咳嗽总不见好。 见咳止咳。 刚有外邪时,不该用降肺气的药,应以升散为主,把邪气向外向上托,只有确定感到有肺气不降的情况了,才用降气的药。 但一般也要升降结合才行,驱散外邪放在重点,其次用宣肺止咳。 咳嗽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在患了外感的时候,外邪的来袭是主要问题,而咳嗽是人体想要把外邪排出的一个反应。但很多家长一听到咳嗽就不得了了,买了很多止咳药,这就是舍本求末。 推拿保健: 肺部工字推: (想看工字推视频请查看历史推送文章「工字搓背」) 推拿疗法: 1、平肝、清肺、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 (平肝、清肺▼) (顺运内八卦▼) (清天河水▼) 2、揉膻中: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50次。 3、揉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食、中二指在穴位上按揉约50次。 4、分推肩胛骨: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次。 小儿秋冬感冒 这段时间,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出现了感冒流清涕、鼻涕不像往日那么快止住的情况,咳嗽的孩子也反复出现,痰不易清除。 主要是空气雾霾越来越严重,细菌和病毒也一年比一年凶,在不断变异,希望家长在孩子刚出现症状时,不要拖延时间太长,以免耽误病情。 一定要忌口,水果、肉类(肉生痰、鱼生火)、油炸食品、奶酪制品、糖果类等(甜食生痰)。 咳嗽在肺,但痰的根源在脾,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以一定要忌口,三分治七分养。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古训一定要记。 药膳保健 紫苏叶 紫苏叶,每次3-5g,用开水泡几分钟,然后喝下去,身上会随之微微出汗,感冒症状会慢慢消失,同时可以把剩下的苏叶水兑热水再泡泡脚。 《本草化义》论述:「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 姜丝红糖茶 生姜一指,洗净切丝,放入大茶杯中,冲入滚开水,盖上杯盖,泡10分钟后,加红糖调味,温热一次服完,服后盖被卧床取微汗。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适用小儿感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口不咳。 葱白粥 粳米30-50g,葱白3寸长3段,用粳米煮粥,临起锅时放入葱白,不拘时食,食后盖被卧床得微汗而愈。 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束表而致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体痛等症。 推拿疗法 1、开天门48次,推坎宫48次,运太阳48次,揉耳后高骨48次。 (开天门▼) (推坎宫▼) (运太阳▼) (揉耳后高骨▼) 2、擦头颈之交,(横擦)擦热,拿风池。 3、搓揉大椎穴使之发热,以发热为度(或出痧) 4、手上穴位:平肝、清肺、清天河水(见上图)、揉外劳宫、掐五指节。 (揉外劳宫▼) (掐五指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sjgmjn/13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婴儿的呼吸声好大,像鼻塞一样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