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此水几时休,三天三夜爱上三峡
宜昌:此水几时休 三天三夜爱上三峡▲穿上土家族新娘妆的波兰姑娘 长江三峡,这个名字在小学的课本里就已经打动了我,只是时隔多年,才真真切切与它接触,其中有机遇,亦有缘分。这次参与“跨过CP爱上宜昌”活动,与宜昌相见恨晚,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愉悦。三天三夜的时间里,爱上一个人,爱上一个地方,都是有可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已在心里刻下烙印。 四月末,宜昌的天气有点炎热,但傍晚又开始凉风习习,这样的气候或许是最适合的,所以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宜昌进入了旺季的时刻。从广州到宜昌,奔赴三峡,住在市区的桃花岭,等待三日的宜昌之行。 两坝一峡: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我们的旅程是从三峡游轮开始的,坐船游三峡是固定项目,也只有在船上才能领略“高峡出平湖”的气势。两坝一峡指的是葛洲坝、三峡大坝和西陵峡,这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在葛洲坝领略了大船出闸的宏伟奇观,这座大坝在七十年代便建成,当时堪称世界工程,当游船在闸口随着水位的升高而不断升高,人们看见水位落差不断惊呼的时候,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西陵峡从宜昌到秭归,以滩多急流而著名,但如今亦是趋于平缓,呈现的是迤逦自然风光,此处也跟众多古代名人有关系,屈原、白居易、苏轼、陆游……他们在此留下千古诗篇,在三游洞景区还留有名家当年的题字。 ▲宜昌码头 ▲游船驶出港口 ▲人们争先恐后欣赏大船出闸 ▲游船通过三号船闸 ▲同行的外国朋友很受小朋友欢迎 ▲游船驶经过老黄陵庙 ▲千舟已过万重山 ▲游船上的休闲时光 ▲江上停泊的小船 ▲西陵峡风光 ▲三游洞 屈原故里 书写人世沧桑 端午节尚未到,坐船到秭归,屈原故里似乎已经能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座为纪念屈原而建造的建筑,矗立在长江岸边,雄伟而古朴。有迎接客人的舞蹈和音乐,亦有诗人的雕像树立其中,站在高处遥望远方流淌的江水和雄伟的三峡大坝,想起诗人当年的境遇,心中怅然。我们穿上汉服,在广场里书写诗人的诗句,我的搭档左右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小伙子,他虽然是个中国通,但对屈原的诗词似乎还未能完全理解,我字句与他解释,他写起毛笔字来却是像模像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写完收笔,江上清风徐来,似乎能感受到当年诗人的心境。 ▲坐船抵达秭归,红叶开得茂盛 ▲屈原故里的欢迎仪式 ▲雕梁画壁仿古建筑 ▲站在高处可以远眺三峡大坝 ▲在此沐浴诗情画意,或许也能沾染一些情怀吧 ▲故里保留了很多原迹,所到之处灯笼林立,古风韵味 ▲在屈原故乡,来自美国、刚果和印尼的小伙伴穿上汉服,书写诗人的诗句 ▲对我来说,汉服是一个形式,形式偶尔很重要 三峡人家 身临其境旧时三峡生活 当年在三峡拉纤的纤夫或许早已经不在了,但是那些场景还历历在目,纤夫的歌声依然在河岸边荡漾,我们挂上纤绳,做了一回昔日的纤夫。沿着清澈的小溪前行,群山环绕之下,两岸是吊脚楼,歌声时时入耳,鹅鸭在溪水里嬉戏,忽然一艘小船驶来,漂亮的幺妹在向你招手,洗衣服的妹子,吹笛子的阿哥,闺房里正在打扮的新娘,撒网打渔的渔家,一幕幕如往昔电影的画面出现在眼前,让人身临其境,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纤夫的船 ▲表演拉纤的船工 ▲依稀还能听到当年纤夫的呐喊 ▲船上的幺妹 ▲唱歌的情侣 ▲闺房里待嫁的土家新娘 ▲路遇的猴子 ▲峡谷里的蹦极,勇敢的挑战者们 ▲山林中摘下的野樱桃 车溪 土家人的世外桃源 车溪这个地方,既有巴人的粗狂也有楚人的内敛,现在它是我们寻找土家族文化的好去处,土法制陶、古法造纸,都能在这里体验,最让人神往的是在这里感受原生态的土家文化,从进门的欢迎仪式开始,无处不在的土家习俗,你可以在小剧场里看一场土家人的哭嫁婚礼,也可以去摆手阁学跳一支摆手舞,然后再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皮影戏,当然如果有兴致,还可以去当一回土家新郎。 ▲热情的欢迎 ▲来自美国的小伙子左右学做土陶 ▲原始的土陶制作 ▲车溪铁铺 ▲车溪染坊 ▲观看大型的文艺演出,体验土家文化 ▲土家族人们的哭嫁文化 ▲很幸运,左右成了土家族的新郎 ▲土家族的传统歌舞 ▲来自波兰的马丽塔 ▲姑娘穿上土家新娘服很受欢迎 舌尖上的宜昌 要想体验宜昌的各式美食,三天三夜都吃不过来,蜻蜓点水地尝试,我们吃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样小吃。一种是凉虾,听起来是吃虾,其实这是一种甜品,夏天的时候大街小巷都能看见,据说冬天也有热的凉虾,用米浆制成如小虾状,浇上红糖水,味道秒杀各种奶茶,最有名气的当属解放路那一家“郑信记”,凉虾口感很好,生意特别好,前面提到的热凉虾也是他家出的。一种是炕土豆,作为土家人的传统小吃,最好的炕土豆是外焦里嫩,既土豆外面在炕过之后很焦熟,而咬到里面就很嫩脆。在宜昌,每个炕土豆摊位上都会有泡萝卜、辣椒、香菜等可以让博友们任意添加,有的摊位还会准备切好的节节根,这样就让一碗炕土豆不仅有油炸土豆的味道,还有其他配菜组合出来的香味和可口美味。最后一样便是顶顶糕,这个小吃在制作上就颇有趣味,将大米粉、糯米粉、红糖放在一个特制的小型木圆筒内,盖上盖,蒸上七八分钟左右顶顶糕就可以出炉了,把小圆筒放在同样特制的小木棍上,将蒸熟的顶顶糕顶出就可以装袋了,味道不甜,娇小可爱,一口便能吃一个。 ▲凉虾 ▲顶顶糕的制作 ▲顶顶糕 ▲炕土豆 此次宜昌,虽未能全程把宜昌景点走完,却已然把三峡的情怀留在心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三峡,少年时候对长江对三峡的憧憬和期待,也终于圆满了。 ▲可爱的美国小伙“左右” 图文:七月娃娃 原创文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xhgm/10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宜昌法院三个案例入选湖北省这场新闻发布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