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中医的办法养育健康娃福建中医儿科专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满足孩子 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求,不是满足家长自己; 睡前一口奶,要提前到睡前3-4小时 孩子睡觉磨牙,可能只是食物没消化完 …… “中医养育健康中国娃” 怎么用中国人自己的办法养育健康中国娃? 往下看 ↓↓↓ 3月4日下午,健康福建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暨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首场活动走进托育园,走到0-3岁孩子身边,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林丽莉教授为大家传授中医体质调理的秘诀。 活动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处指导,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省中医体质调理学会主办,《福建卫生报》社、福建省国资教育托育园协办。 活动现场,林丽莉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医育融合——中医体质调理走进托育》的专题讲座,观众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好懂、实用,“听不够,要加场”。同时,活动还为线上线下观众们预留了充足的答疑时间,育儿误区,“当场”纠正,育儿难题,重点解答。 活动同时在福建卫生报融媒体平台直播,直播结束仍有不少网友在线提问、观看回放。截至发稿前,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人次超21万。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这场活动一个关键点是“0-3岁儿童的中医体质调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比较“学术”。但是,听完林丽莉教授的讲解,你就知道怎么运用在解决孩子的健康问题上了。 福小卫贴心为你摘录了 这些热门问题 看看林丽莉教授的实用解答—— 问:3岁娃娃言行举止总是慢吞吞,是不是习惯不好,该不该骂? 答:这不一定都是缺点,恰恰说明小孩的“心脏强大”,幸福感很强烈、安全感很充足。 0-3岁的孩子对于规则还没有概念,不要因为孩子做事拖拉,调皮捣蛋就打骂。尤其不要让大人的情绪影响到孩子,情绪崩溃时避开孩子。 问:小朋友遗传父母不爱吃饭,爱挑食,有鼻炎,能不能改变? 答:中医对体质的认识包含三个方面:禀赋于先天、养成于后天、增强于调理。3岁前孩子的体质是为未来的生命打下基础,包含寿命、性格特征、心理成熟度,如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 先天不足的孩子,在0-3岁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好好调理,能够得到改善。 问:哪些人群需要中医体质干预呢? 答:双胞胎、多胞胎、低体重儿童、剖腹产的孩子等属于先天体质较弱人群,建议家长尽量在孩子0-3岁时予以中医体质调理。 另外,如果育龄期男女在生育前,尽量先调理双方体质,保证卵子和精子健康,生出的宝宝体质更好。 问:孩子2岁多会说话了,需要急着教他英文,教他识字吗? 答:不要操之过急。0-3岁小儿体质的发育尤其与脏腑、经络发育及脑发育密切相关,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脑部发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满足。 ●新生儿期(0-28天)的孩子,如果有明显的羊水栓塞、肺炎、黄疸、体重不足等肺功能总体落后,就需要及早增强肺功能; ●婴儿期(0-1周岁)的孩子刚适应外部环境,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最强,需要保证婴儿的脾胃功能,预防脾胃病和肺系疾病; ●幼儿期(1-3周岁)的孩子,进入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尽量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应代劳,比如穿衣服穿裤子、系扣子、吃饭、刷牙。 孩子0-3岁的脑发育形象地说就是“用则进,不用则退”,应当给予合理的刺激。 问:孩子睡觉的时候呼吸声很重,是不是病? 答:0-3岁的儿童,脏腑娇嫩,五脏六腑的形和气未充,尤其肺、脾、肾不足。孩子呼吸声重、呼吸频率快,原因是小儿肺脏的含血量多、含气量少。 因此,家长们在和孩子们玩游戏时,不要玩憋气游戏,哪怕3-5秒都可能损伤孩子的大脑。 问:孩子一生病就吃药,对不对? 答:0-3岁儿童生病,家长不要过度干预,用药需谨慎。比如孩子一咳嗽,有些家长就给孩子喂止咳药,孩子一感冒就喂各种消炎药、抗过敏药等,过于干预可能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问:老人给孩子煮的饭菜总是十分熟烂、精细,生怕孩子消化不了,有必要吗? 答:没必要。实际上,口腔是人类消化的第一关,而不是食道或胃。0-3岁孩子的胃容量很小,胃粘膜柔嫩而富含血管,胃壁上的肌肉神经发育不完善,收缩及蠕动能力弱,食物要软但没必要烂,让孩子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问:孩子睡觉会磨牙,是缺维生素吗? 答:孩子睡觉磨牙别急着补充维生素,有可能是食物在胃里还没排空的表现。胃排空的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在胃里的排空时间大概是1.5-2小时,母乳是2-3小时,牛奶是3-4小时。 比如,很多家长有给孩子养成“睡前一口奶”的习惯,孩子睡着后磨牙就属于正常现象,提示胃还在“工作”。建议6月龄以上的孩子,睡前喝奶的时间往前提。 问:家里有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孩子也可以跟着吃杂粮、粗粮吗? 答:杂粮、粗粮适合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及平时大鱼大肉的年轻人吃,孩子老人不宜多吃。 问:中医小儿体质调理有哪些办法? 答:小儿推拿、刮痧、外敷、隔物灸、食疗等都可以帮助孩子调理体质。在此,分享居家保健的三个妙招: ●林氏捏脊法:先以一手拇指指腹揉龟尾穴9下,再以两手拇指置于脊柱两侧,从下向上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边推边以食、中二指捏拿起脊旁皮肤并向中间推挤,此为1遍,操作3-9遍,尤其有助于孩子身高发育、脑发育。 ●顺时针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家长的掌心吸住肚脐,顺时针按摩,力度轻柔缓和,可摩3-5分钟,感觉腹部微热即可;或用温热的热水袋敷在孩子的腹部位置,有助于增进消化,改善便秘。 ●揉足三里:一手拇指指腹置于孩子左侧的足三里处(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并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顺时针按揉;按揉时,先往穴位里按压,待有酸胀感后,缓慢收力。动作操作一共下。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 通讯员:邓梦瑶、王静丹 编辑:小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xhgm/13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惟有预防为重艾滋才能清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