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人是社会动物,这是人类进化的最终结果。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系统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各自的生理活动广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因此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要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不仅要认识环境,还要在认识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身从而适应环境。人类的社交活动给予神经系统这一机会,使之不停地与环境交换,不停地改造自身,不停地进化。

神经元(Neuron),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就像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一样。神经细胞一般都有长的突起,胞体和突起总称神经元。

胞体是神经元含有细胞核的部分,表面有细胞膜,膜与核之间有细胞质。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的中心。

一般可由胞体延伸出两种突起,即树突和轴突。树突是从胞体发出的多根而且多分枝的起。大多数神经元具有多根树突。树突从胞体发出后便重复分枝,并逐渐变细。树突的广大面积是神经元接收信息,并处理信息的主要区域。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树突上扩布并被整合,这种电信号与轴突上传导的兴奋的电位不同,属于电紧张电位。轴突是由胞体发出的单根突起,轴突的末梢反复分枝而形成终末,终止于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与它们形成突触。轴突被髓鞘和神经衣或单被神经衣包裹而形成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做各种分类,从功能来说,可分为三类:

(1)直接与感受器相连,把信息从感受器传给中枢者,称为感觉(传人)神经元;

(2)直接与效应器相连,把信息从中枢传给效应器者,称为运动(传出)神经元;

(3)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传送信息者,称为中间神经元。

西班牙神经组织学家拉蒙·伊·卡哈尔(RamonY.Cajal)发现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细小的单位——神经元互相紧密接触所构成。神经元的功能是接收某些形式的信号并对之做出反应、传导兴奋、处理并储存信息以及发生细胞之间的联系等。

神经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体内外得到信息,再用传导兴奋的方式把信息沿着神经纤维进行远距离传送。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以电传导或化学传递的方式跨过细胞之间的联系(即突触),而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最终实现各种生理功能,神经元能处理信息,也能存储信息,类似于记忆。神经元通过各类突触的连接使数目众多的神经元组成非常复杂的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历史背景

1.在19世纪晚期,神经元为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单位,第一次被西班牙解剖学家RamónY.Cajal所提出。

2.在年,RamónY.Cajal发表一篇关于鸟的小脑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说他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轴突和树突之间的吻合,并把每个神经元素称为“绝对自治的个体”。为了使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可见,CamilloGolgi改进了Ramón开发的一个银染色过程。改进的过程涉及到一种称为“双重impregnation”的技术,目前仍在使用中。这被称为神经元学说,是现代神经科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3.年,德国解剖学家HeinrichWilhelmWaldeyer写了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关于神经元学说的评论,他介绍了神经元的概念,描述了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单元。

蔡振龙

上海富脊ANRM脑神经中心物理治疗师

●毕业于锦州医科大学

●医院治疗师

●ANRM系列全课程培训认证

●师从王廷臣教授,龙氏手法传承人、31期《脊椎病因学》研修班结业

●师从Andy教授,从学生时代开始成为Andy老师第一助手,一起治疗诸多疑难杂症,包括:癫痫、脑卒中、四肢瘫、眩晕、脊髓小脑萎缩、自闭症,帕金森,严重疼痛患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bbgm/1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