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以胃口差、上腹不适、反酸、烧心,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常常伴有腹痛、腹泻、大便水样等。治疗胃肠型感冒用中成药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少。该如何选择使用中成药呢?

01

午时茶颗粒

(茶剂、胶囊,有过敏史者最适用)

本药由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麦芽(炒)等组成,具有解表和中之功效。

主治: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水土不服等(表现为发热畏寒、头身疼痛、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濡而缓或滑)。临床上广泛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过敏性肠炎等的治疗。

用法:口服,颗粒剂、茶剂,每次1袋;或胶囊剂,每次1.5克(0.25克/0.5克/粒)。均为每天1~2次。小儿酌减。开水冲服或送服(趁热),服后盖被睡一会儿,使上半身出汗。

注意事项:无积滞或属风热感冒(主症发热重、畏寒轻、身热、出汗等)忌用。

02

调胃消滞丸

(以消化不良为主者最适用)

本药由紫苏叶、苍术(泡)、羌活、防风、白芷、陈皮(蒸)、薄荷、厚朴(姜汁制)、神曲、砂仁、豆寇、枳壳、香附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散寒化湿、健胃和中之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夹湿、内伤食滞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头身困重、食少纳呆、嗳腐吞酸、腹痛泄泻等)。临床上用于胃肠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每次1瓶(支),每天2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不适用;孕妇忌用;服药期间忌滋补性中药,和忌烟、酒、茶及生冷、油腻食物。

03

保济丸

(口服液,有胃溃疡幽门痉挛者最适用)

本药由木香、苍术、钩藤、菊花、蒺藜、厚朴、天花粉、广藿香、葛根、茯苓、薄荷、化橘红等组成,具有解表、祛湿、和中之功效。

主治:腹痛吐泻、恶心呕吐、噎食嗳酸、胃肠不适、晕车晕船、四时感冒、低热头痛等。临床上广泛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幽门痉挛等。

用法:丸剂,每次1.85~3.7克;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10毫升/支);均为每天3次。

注意事项:外感燥热(主症发热、口干、咽喉疼痛、咳嗽带血等)者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

04

香苏正胃丸

(小儿最适用)

本药由广藿香、香薷、厚朴(姜汁制)、紫苏叶、陈皮、白扁豆、山楂、六神曲、枳壳(炒)、麦芽(炒)、茯苓等组成,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之功效。

主治:由感冒暑热、食积停滞引起的发热怕冷、头痛身倦、呕吐乳食、腹痛泄泻、小便不利等。临床上广泛用于小儿胃肠型感冒、暑湿感冒、腹泻、发热、消化不良的治疗。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1周岁以下小儿酌减,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05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

(通用)

本药由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汁制)茯苓、桔梗、大腹皮、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临床上用于胃肠型感冒或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每次3粒,每天2次。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同上。

精彩推荐

中医常识

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

国医大师:延缓衰老,就从补脾胃开始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文章来源于中医中药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征文恢复啦,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欢迎投稿到栏目!

⊙投稿信箱:media

tcmbox.cn

投稿

⊙本文编辑:天冬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

天冬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治的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xhgm/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