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生最遗憾的事之一,是孩子在身边,却没有好好陪伴他。等你有空有心去维系亲子感情时,却发现孩子不再需要你的陪伴,因为他已不知不觉长大,离你越来越远。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书中说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有一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这个次序,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那天吃晚饭,大宝写作业,4岁的二宝在客厅摆弄他的玩具汽车。只见他趴在地板上,车子摆了一溜,左右手都不闲着,边推车子边自言自语,正自顾自地玩“过家家”。

宝爸看了一会,颇为无奈地说:“是不是该让他学点什么,整天就瞎玩。你看我同事家孩子5岁,学了钢琴,还能用英语对话,诗词也背得溜,咱是不是太不上心了?这都还没起跑,就落后人家一大截啊!”

宝爸的焦虑,我特别能理解,偶尔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于“放养”。但因着我在家庭教育领域尤其是早教模块摸索学习和感悟这许久,让我无法做到和别的爸妈一样小小年纪就“鸡娃”。

在很多家长看来,“贪玩”的孩子特别“没出息”。可实际上,游戏和玩耍,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重要。

于孩子而言,那些在我们看来很无聊的游戏,却能让他们习得许多终身受益的能力。特别是以下4件看似平常且无用的事,如果爸妈允许孩子经常做,那便是他们童年最大的幸福!

“过家家”游戏是孩子学习交际的第一步

也许有家长认为,“过家家”那不是女孩玩的游戏吗?其实不然,“过家家”是孩子模仿大人生活场景的一种体验游戏,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玩,而且多多益善。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在大人眼里“幼稚”的游戏,却让孩子乐此不疲。他们能在游戏中巩固认知,学习社会的规则,对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理解能力、扮演能力等也是非常有效的锻炼方式。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孩子进一步体验和感知对象角色的特点和个性,也会把自己与之对比、匹配,并慢慢完善自己的性格。

育儿贴士:

孩子玩“过家家”游戏时,只要不涉及暴力和道德伦理等原则性问题,就不需要阻止,让他自由地发挥想象,尽情地模仿和表演吧。

当然,更好的体验是家长也参与到游戏中,或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提示和引导,让游戏更具趣味性。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条件,比如一套角色扮演的玩具、一个适当的场景和空间等。

过家家玩具54件套声光收纳救护车男孩女孩玩具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99购买

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

霍启刚和郭晶晶带着孩子到乡下种田体验生活,一直被传为佳话,至今不少网友仍津津乐道。他们一家子朴素的做派堪称富豪圈里的一股清流。

试想,孩子如果没经历过种地劳作的辛苦,又如何要求他们能体会饭桌上的“粒粒皆辛苦”?所以,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更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如今很多家庭要求孩子学习为重,甚至其它事一应为其代劳。最终导致孩子什么都不会,将来难以适应社会,并且渐渐失去感知幸福的能力。

经常带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新鲜事物,能帮助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提高对生活的认知和动手、实践能力。

育儿贴士: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就是在不断地拓展学习。平时要让孩子多参与做家务,给他传授各种生活技能,让他最终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和照顾他人。

多为孩子提供外出的机会,真实地体验不同的场景,比如超市、公园、商场、运动场、郊外、森林、山上、旅游胜地……孩子体验得越多,他的阅历越丰富。

玩沙玩水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几乎所有孩子一玩起沙子和水,都能废寝忘食、忘乎所以!但这样的游戏对家长来说可不那么友好:孩子弄得一身脏或一身湿善后倒无所谓,可沾染上细菌、着凉感冒可就事大了。

普通的沙子和水,为何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从心理学来看,玩沙和玩水,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一,发展孩子的感知觉。沙水无形,可以随着孩子的喜好而随意变化,从手中流过,柔软细腻绵长的触感让孩子有着说不出的亲近感。

其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沙子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变着花样玩水,这样的活动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孩子的肢体动作更协调。

育儿贴士:

玩沙和玩水能提高孩子对自然的感知能力,锻炼他们的脑部思维,满足他们探索的欲望,好处多不胜举。所以家长们别拦着啦,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条件给他玩。

比如给孩子多准备一套替换的衣服、经常带他去海边和水上乐园,还可以在家里为他提供一个场地(室内泳池或沙池),让他这个夏天尽情地玩个够吧!

Bestway百适乐儿童充气游泳池戏水池大型家用户外别墅庭院直径cm高66cm京东好评率92%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已下架

自由地探索

孩子天生好奇心强,对外界所有未知都充满着探索欲。无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和尝一尝,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体验,并获得种种经验和认知。

然而,我们总是担心孩子磕着、碰着、伤着、脏着等,哪怕有顶点不确定因素,都不敢轻易放手。等错过了孩子探索的敏感期,再催促他去尝试和学习,却只能事倍功半。

心理学上,把孩子某段时间内对某些事物出现感官上的敏锐察觉,称为敏感期。0-6岁,孩子会经历许多敏感期,如触觉敏感期、口腔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等等。

育儿贴士:

孩子处于敏感期时,家长不要过多的干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勇敢去探究,并且尽可能地帮他扫清障碍,使其积极地尝试、自由地探索。

当孩子对抠洞洞感兴趣,对微小事物有好奇心、要按自己的要求摆放玩具、喜欢满屋子爬、各个角落里躲……这些统统都可以满足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为他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安全的环境即可。

结语

回想自己童年的时候,可曾因为没有被允许自由地玩耍而留下些许遗憾?在该玩的年龄,就该让孩子玩得尽兴,被允许玩着长大的孩子,才称得上是一个拥有幸福感的人。

莞妈专栏推荐:

家庭教育专栏《“可怕的两岁,麻烦的三岁”,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助你顺利渡劫》。莞妈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和避坑指南,应对秩序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第一反抗期的孩子,我有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bbgmks/1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