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保堂提醒你疫情期间中医防疫的几种小妙招
一直以来中医在防治疾病、提升病毒抵抗力方缪按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正,就是需要调摄身心,强健身体,从而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以下青保堂为大家总结了中医防疫的几种小妙招,一起来学习! 一、佩戴辟秽香囊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香囊可以“辟疫气,令人不染”。香囊是将芳香性中药聚为一囊,香气馥郁,轻清灵动,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吸收,促使药物刺激穴位,发挥芳香开窍、避秽解毒、燥湿化浊的作用,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 用法建议:可取艾叶,小茴香,丁香,川芎,草果,藿香,佩兰,石菖蒲,香薷,紫苏叶,白芷各10克,冰片3克,研磨打粉,装入香囊,佩戴在胸前或侧腰,也可挂在车内或卧室内。 随着香囊气味的挥发,需1-2个月更换一次药包。注意哮喘者、孕妇慎用。中药防疫香囊的芳香药物,具有袪瘟除秽,开窍解毒的功效,可将香囊放在衣服口袋内,它既可振奋人体正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功效,同时又能净化空气,避其毒气,在鼻黏膜形成不利于疫毒传入的小环境。 二、按揉穴位 按揉关元、神阙、足三里等保健穴位,可以扶正补虚,增强人体的正气,达到防病祛疾的目的。也可以根据症状选取相应的腧穴进行按揉。如: ●合谷穴 功效:咽喉痛、头痛、感冒、扁桃体炎 ●迎香穴 功效:鼻塞、多涕、不闻香臭 ●膻中穴 功效:咳嗽、哮喘、呕吐 ●风池穴 功效:感冒、头痛、肩颈肌肉酸痛、鼻塞 三、适当艾灸 孙思邈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这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 预防疫病,最重要的是切断疫气传播途径,所以要固护人体门户(鼻、口、皮肤等)。 艾叶燃烧产生的气体成分复杂,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而且可被人体吸收,具有抗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长期适当少量闻艾烟能调理身体,使身体强壮不感冒。 四、勤泡脚 泡脚养生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 泡脚是养生的关键,能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刺激足底各反射区,调整脏腑功能,抵抗各种疾病。在泡脚水中加入适当的中药,效果更佳。 五、加强锻炼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扶助正气的重要性。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领域提出了很多种扶助正气的方法,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抵抗外邪。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慢跑以及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可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 六、多饮开水,保持好心态 白开水会保持人体津液充足,每天8-10杯水,可以避免津液不足,另外还要保持足够睡眠、调畅心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条短视频,专家说:高颜值的人不容易患上新冠? 其实这里的“高颜值”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状态好,中医上也可表示一个人的“先天之本”很足,一定程度能反映出他“吃得好、睡的好、心态好。” 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心和志达,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也”。在这疫情、空难、战争,各种突发形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周围时,一部分人对这动荡中的不确定性充满了各种焦虑,每天过得满心疲累。此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勿惊慌,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勿躁勿虑,精神内守,乐观平善,清心宁神,顺应变化,调整策略,接纳当下,保养正气,活在当下。 七、合理膳食养护 中医认为,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好坏决定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注重保护机体脾胃之气也成为预防疾病的原则之一。 养好脾胃具体要做到三宜三忌: ?宜清淡适当食用如鲜藕、绿豆、冬瓜、丝瓜、竹笋、荸荠、苋菜、莲子、芡实、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等清淡利湿的食物。 ?宜芳香适当食用如藿香叶、佩兰叶、香菜、茼蒿、荆芥、花椒、八角、胡椒等芳香化湿的食材。 ?宜适度食不过饱,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饮食三忌: ?忌暴饮暴食;忌肥甘厚味;忌辛辣酗酒。 ?避免加重胃肠负担造成抵抗力下降。 想要了解更多养生知识,添加“青保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xhgm/12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语卿拾冬至如约,美好必至
- 下一篇文章: 震惊广东91个小朋友游泳后出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