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天气变暖以来“你家宝宝怎么被蚊子咬成这样啊”……之类的话题,也在妈妈圈里交流开来。

作为妈妈,你准备好应对蚊子了吗?

相比于大人,孩子们更容易招蚊子喜爱,无论是在家里、公园、小区……明明各种驱蚊工具都用上了,蚊子还能出其不意的在孩子手上、腿上、脸上咬上一口,让你不厌其烦。

这不,一位宝妈在育儿群里发出了一张自己儿子被蚊子咬的图片,

相片中他儿子的耳朵,真都可以跟“猪耳朵”相媲美了,这位宝妈说起来真的是又可气又可笑。

谁知道她发完后,还有更为奇葩的相片。

一位宝妈跟着晒出了她侄女被蚊子咬后的照片:

这个小姑娘被蚊子咬出了眼影和腮红,我不禁“佩服”起这只蚊子了,难道它是蚊子界的“化妆师”,怎么会这么对称呢?

这是一位宝妈儿子的小脚丫:看着像个小猪蹄,胖胖的,看着超级可爱。

看这个孩子咬了对称两个,蚊子是有灵性吗?怎么还知道对称呢?不仅有红脸蛋,而且还有眉心点,咬得也太可爱了吧!

看到这些照片,可能有些人会笑,但是在妈妈的眼里,真的是超级心疼,甚至想把那些蚊子们“满门抄斩”。

很多妈妈也发现,到了晚上,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蚊子总是喜欢围绕在宝宝的身边。

而且不只是散步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大人能够安稳入眠,但是孩子却一直被蚊子“照顾”着,被咬了之后就号啕大哭,既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影响大人的作息。

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咬人,咬人的都是母蚊子

雌蚊子在进入成年之后卵巢发育需要很强的营养支撑,这一点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所体现,比如说植物在进入生殖阶段营养供给不足不会开花,而对于蚊子来说似乎同蜜蜂更为相似,工蜂与蜂王的染色体相同,但是由于蜂王食用蜂蜜发育成为了蜂王,而工蜂采集花粉也就卵巢退化发育成为了工蜂。

对于母蚊子来说,如果不吸食人血或者动物血液的话,其卵巢是无法发育并繁衍后代的。当然这不是母蚊子吸食血液的绝对原因,但是吸食血液却是蚊子繁衍所必须的条件。

而它们的配偶,也就是公蚊子,因为不涉及到生育,所以根本没有“吸血管”。他们主要是靠吃露水和植物的液体来生存,个头则是母蚊子的-6倍。

那么蚊虫为什么喜欢小宝宝呢?

1、宝宝皮肤细嫩

宝宝皮肤较薄,表皮是单层细胞,蚊子简直是隔着肉都能闻到血的香味啊,更是蚊子欲罢不能的。尤其眼睑部分的皮肤是非常薄嫩的,因此经常被蚊子关顾。

2、幼儿自身发出热量比较多,更容易出汗

一般来说,现在公认有一种说法,就是蚊虫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二氧化碳和气味,进行追踪的。

因此,婴幼儿自然就成了最经常被攻击的对象。因为婴幼儿散发的热量比较多,并且呼吸的频率较快,也更容易出汗。汗液中所含有的乳酸和氢类化合物,对蚊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除了孩子,这4种人也经常受到蚊子的“青睐”

1、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

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对蚊子而言具有强烈的趋食性。蚊子寻找目标主要依靠嗅觉器官(那对小触角)来感知空气中传来的人体“信息”。虽然蚊子身长不过1厘米,但是搜索距离可达60公里之大。

在此范围内,“信号”越强的生物,自然也越容易成为它们的目标。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聚集在他身体周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在蚊子独特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就会更加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

2、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的人

人体排出的汗液在空气中挥发,也是吸引蚊子的一大“信号”。此外,喜欢流汗的人,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较高,排出的汗液酸度也较高,这种酸度对蚊子也具有吸引力。再者,蚊子触角里的受热体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人体通过流汗的过程在不断散热,这种温度变化对蚊子又是一个大诱惑。

正因为蚊子喜欢代谢旺盛的人,所以孕妇就比较倒霉了,孕妇较正常人呼气量增多21%,呼出的潮湿气体与二氧化碳会将大把蚊子吸引过来。而且孕妇基础体温也高于常人,更容易招惹蚊子。

、喜欢化妆的人

很多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带有花香味的发胶、面霜等化妆品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涂抹上这些之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当然,也有一些气味是蚊子所讨厌的,如月桂叶、柠檬草油、大蒜等气味对蚊子的攻击作用,就仿佛榴莲对某些人的杀伤力一样强大。

4、喜欢深色着装的人

蚊子喜欢黑暗,最喜欢在弱光环境下吸血,所以经常一夜醒来,我们满身包包。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会投其所好。

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黑色就成为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最不喜欢的就是白色。同理,蚊子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

春天,为什么就有蚊子了?

(1)繁殖期:

蚊子在一年之中主要有两个繁殖期,一个是春季,另一个是每年的10月至11月。

蚊子的滋生离不开水,这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让环境中有积水现象。

(2)生长速度:

由于春季的气温比较低,蚊虫的生长速度要比夏秋季节慢很多。

夏秋季节,雌蚊从吸饱血液到卵巢发育成熟只要2~天,在春季则要10~20天。夏天从蚊虫卵发育到成虫只需7~10天,在春季却需要0多天。

因此春季是消灭第一代蚊子幼虫的最佳时机。

()聚集地:

早春第一代蚊子幼虫的滋生地,往往就在居民区附近,面积较小,幼虫少而集中。

这时的蚊子因气温较低,不易飞动,多隐藏在墙角、桌底、橱柜的背面,且发育缓慢,正是灭蚊的有利时机。

春季“越冬蚊”不可小瞧,饿了一个冬天的蚊子毒性特别大,有时候甚至比夏天更厉害。稍不留神被咬上,就能起个很大的包。宝宝皮肤非常白嫩,正是蚊子比较喜爱的。正因为如此,宝爸宝妈要做好防护措施。

蚊子的“恐怖危害”

蚊子包不可怕,恐怖的蚊子身上携带的病毒!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70万人因蚊虫叮咬致死,在所有的小型害虫当中,蚊子是致人死亡的第一名。

蚊子在野外的生存环境比较肮脏,自身也会带有一些致命的疾病,典型的就有疟疾、登革热、乙脑和基孔肯雅热等,这几种疾病每一种都是可以致命的。

1.乙脑

全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

症状轻时可能仅仅有发烧、头疼、想睡觉的表现,严重时突发高烧、呕吐、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乙脑病毒可怕之处是会入侵大脑,诱发失语、瘫痪、痴呆等后遗症。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它们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两种急性传染病。被黑斑蚊咬5~8天后身体酸痛,食欲不振,也许会感到恶心,全身起红色皮疹且易出血,大便发黑,还有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例如休克、抽搐、肿胀、心绞痛、腹痛或是内脏出血。

典型的登革热可导致患者休克、死亡,而不典型的登革热只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疟疾

也就是俗称的“打摆子”。蚊子从疟疾患者的血液中吸取带有疟原虫的血液,再叮咬其他健康人的时候,健康者“中毒”后,血液的红细胞就会被疟原虫破坏。

发烧,头痛,全身酸痛、无力,脉搏过速、寒颤、眩晕呕吐,因血红细胞被破坏而面唇苍白,贫血、身体泛黄似黄疸,小便色深如鱼露。情况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4.寨卡

寨卡病毒是近来突然引起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maoagm.com/xhgm/14058.html